身体性自我知识初探

作者: 唐浩    中山大学哲学系、逻辑与认知研究所

关键词: 身体性自我知识 安斯康姆 非观察知识 本体感觉 第二性质

摘要:现代西方哲学在心灵与身体之间的关系问题上往往陷于困境。摆脱困境的一个切入点是身体性自我知识,比如我们关于自己肢体姿势的知识。本文拟就此作一初步探索。出发点是以下论断:这种知识不是观察知识(安斯康姆)或感知性知识(麦克道尔)。进而阐释安斯康姆的另一论断,即这种知识的内容只能通过关涉身体本身的词汇来描述,“无法分离描述”。该论断凸显了身体性自我知识与五官感觉知识的不同特征,但是否足以断定它不是感知性知识,还有待进一步考量。


上一篇:巴迪欧的“形式”哲学
下一篇:“性无善恶”与“穷理尽性”——苏轼的《中庸》诠释解析

期刊信息
刊名: 哲学动态
Philosophical Trends
主办: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
周期:月刊
出版地:北京市
语种:中文
开本:16开
ISSN:1002-8862
CN:11-1141/B
邮发代号: 82-462
复合影响因子: 0.506
综合影响因子: 0.268
 
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:
CSSCI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(2019—2020)来源期刊(含扩展版)
 
核心期刊:
中文核心期刊(2017)
中文核心期刊(2014)
中文核心期刊(2011)
中文核心期刊(2008)
中文核心期刊(2004)
中文核心期刊(2000)
中文核心期刊(1996)
中文核心期刊(1992)

版权所有: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
地址:北京市建国门内大街5号    邮政编码:100732    京ICP4631453